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和《进出口化妆品监督检验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切实保护好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净化进口化妆品市场,不断加大对进口化妆品的监督检查力度。认真对各类进口化妆品进行资料审核,实施对单证、标签、标志、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化学、微生物等项目的检验和检查。综合起来,发现的主要欺诈行为是:
一、销售假冒伪劣“进口”化妆品
据了解有一些假冒进口名牌化妆品系国内黑作坊加工制成,它们的品质与真品相差甚远,有极大的不安全隐患,用后可能出现重金属中毒、过敏,甚至影响一些生理功能,但其销售的价格极其低廉,容易使贪图便宜的消费者上当。假冒伪劣进口化妆品往往没有正规的包装物,内外包装较为粗糙,必须印刷的内容不全,而且字迹模糊,有的英文有明显错误,印刷图案有明显色差和套色偏差。多数假冒伪劣化妆品内容物气味异常,色泽不均匀,甚至出现霉斑,有些有沉淀物产生和液体混浊分层现象。
二、无证销售
我国法律法规规定进口化妆品必须经检验检疫局检测合格后方可销售。随着有关部门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进口化妆品的检验检疫率不断提高,但仍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对无证化妆品检查人员不允许销售;另一方面检验检疫人员对无证化妆品进行了抽样,将在实验室进行理化指标、卫生化学指标、微生物等项目的检测,如果检测不合格将责令销毁或做无害化处理。
三、销售过期化妆品
部分批发市场中销售的进口化妆品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些是过期产品,却在非法销售。化妆品一旦过期,其颜色出现变化,可能产生酸变气味或生成气体;液体可能混浊不清;口红和膏体出现水滴或油滴,安全质量无保证。消费者千万不要购买既无生产日期又无保质期的进口化妆品。在我国,绝对禁止销售过期化妆品,对于过期化妆品只能销毁或者进行无害化技术处理,一旦使用过期化妆品可能造成过敏、发红.发痒、皮肤损伤甚至中毒。
四、销售无中文标识的进口化妆品
进口化妆品在销售的时候必须加贴中文标识,中文标识应反映进口化妆品的品名、规格型号、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原产地、进口批文号及注意事项等,消费者可以从中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有的批发市场上销售的进口化妆品没有中文标识,许多消费者面对洋文无所适从。
五、假冒产地
一些国产化妆品和洗涤用品冒充产地“法国”、“日本”销售,已构成了产地欺诈。
六、销售非法渠道进口的化妆品
市场上仍然有无进口手续、无进口批文、无检验检疫证书的“三无”化妆品,这些化妆品有些属于走私商品,有些属于旅客携带入境拿到市场上销售的,此类化妆品不仅逃漏了关税、未经过标签审核、或没有进口批文,而且又未经过检验检疫,安全和质量难以保证。
七、更换中文标签
某些进口化妆品的中文标签是在国内加贴的。需要警惕的是有的不法商人在化妆品临近有效期前更换标签,使有效期向后延长一年甚至几年,以欺骗消费者。
检验检疫人员提醒消费者,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适当学一些商品知识,对于涉及安全卫生的消费品一定要慎重选择,同时如果一旦受到侵害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辨别假冒进口化妆品
现在造假者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从外包装盒到产品颜色以及产品质感,普通消费者根本分辨不出真假,怎么办呢?其实巧辨假冒进口化妆品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牢记以下几点就行了:
1. 凡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正规名牌进口化妆品,均有相应中文标签,一般会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商、制造商、地址、电话等相关资料。
2. 正规名牌进口化妆品外包装上必须有包括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在内的化妆品批号,某些品牌还贴有"中国检验检疫"字样的镭射防伪标识。
3. 正规名牌进口化妆品拥有本品牌独有的、以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生产日期批号,一般在外包装和产品瓶身均有钢印标识。个别品牌也采用印刷方式标明,但印刷质量高,字体清晰、颜色均匀。
9成进口“水货”化妆品都是假的
爱美的人士对化妆品消费的高档意识越来越浓,但进口化妆品昂贵的价格却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正是抓住人们的消费心理,一些没有经过监督管理的所谓进口名牌化妆品低价进入学校、专卖店甚至在网上销售,给消费者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低价化妆品受学生青睐“××法国名牌化妆品超低价,绝对保真,独家代理销售,有意者请联系139××××××××。”近日,天津师大、南开等校园的公共设施内、宿舍房门上,常贴着这样的广告。南开大学一名姓孙的学生说:“在校园内销售的低价化妆品,外包装标注的都是国际知名品牌,像SK-II、资生堂、兰芝等,价格却只有商场售价的4到5成,很受学生们的欢迎。”记者拨通了孙同学提供的电话,代理商表示,他们销售的化妆品都是正品,之所以价格低,因为是“水货”。
进货渠道各有不同
在本市商业繁华区,记者也同样看到打折销售的国际品牌化妆品。近日,记者在本市奥特莱斯折扣店化妆品专柜内就发现一款资生堂的眼霜售价仅100多元,而在其他商场同品牌商品至少要400元以上。在本市滨江道一家商场的化妆品专柜内,一瓶15ML兰蔻再生青春眼霜的价格为468元,该眼霜瓶子底部贴着的中文小标签上写着:“本产品由上海某公司代理。”并标注“卫妆准字07-XK-6549”字样;同样的商品在本市河西区一家化妆品专卖店内售价338元,但产品中文标签注明是由香港某公司代理的,没有见到卫生许可证批准文号。由此可见,市场上进口化妆品的进货渠道差别很大。 90%“水货”实为假货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购买进口化妆品渠道不再单一,同一品牌化妆品的市场价格也相差较大,有的化妆品对过期产品重新包装,还有的加价二次销售。此外,国际知名品牌化妆品以授权代理的形式销售,但其审查非常严格,拿不到授权的商家会通过各种渠道找货,造成了“水货”的畅行。“很多‘水货’其实都是小工厂仿造的名牌产品,只是外包装做得比较逼真。目前,市场上90%自称是‘水货’的化妆品其实是假货。”业内人士介绍说。
如何鉴别进口化妆品
采访中,记者发现7成以上的消费者对进口名牌化妆品缺乏基本的识别能力。根据《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规定:进口化妆品应标明原产国名、地区名(指台湾、香港、澳门)、制造者名称、地址或经销商、进口商、在华代理商在国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进口化妆品应标明进口化妆品卫生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在内的化妆品批号;化妆品的标签所用文字应是规范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或外文,但必须拼写正确;进口化妆品应同时使用规范的汉字标注各项内容。
相关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进口化妆品时,第一可以看中文标签,如果是繁体字就不是规范的标签,第二看外包装上有无卫生许可准字号,第三就是经过检验检疫的合格进口化妆品都有一个激光标志CIQ。
|